姥爷的故事—烟土劲不小

2018-06-19 09:37 · yancaoye.com
姥爷的故事—烟土劲不小姥爷已经故去近三十年了,总想写点东西,但又不知从何下笔,说个小故事,以作纪念!

姥爷出生于1901年,和公元纪年同步。姥爷生于旧社会一个苦难的雇农家庭,虽是吃糠咽菜,但从小就参加劳动,锻炼出他硬朗的体魄。姥爷身高1.8米多,用古书上现成的句子叫“身高八尺,膀阔三庭”,穿很大很大的鞋,用今天的计量单位大约有45码吧!姥爷虽然一辈子没脱离劳动,但直到去世也不驼背,不论是走路还是静坐,背总是挺得直直的,这也许是姥爷倔强的性格所致吧!

从青年到壮年时期,姥爷一直给地主家扛活,作长工。到年底算完工钱后,地主家就放牌九局,姥爷当时年轻气盛,还偏好这口儿,几乎年年都是把一年的工钱输得干干净净才回家。

当时在地主家扛活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,或者叫潜规则吧!年初,地主家先选一位年轻力壮、庄稼活干净利索的好手作打头的,打头的干多少,其他人就得干多少,否则就得克扣工钱。为了少花钱多干活,大地主人家在打头的这个人身上是很下工夫的,选了又选,在工钱和伙食待遇上也有一些特殊照顾。姥爷从18岁开始就一直担当打头的这个角色。据说姥爷一顿饭能吃50个粘豆包,一小盖帘子啊! (yancaoye.comwww.yancaoye.com)

强壮的体格加之从小的锻炼使老爷成为一位庄稼好手。据说当时秋收,姥爷一天能割一垧地谷子。这可乐坏了地主家,但可苦了其他扛活的弟兄,一些狡黠奸猾的农民在歇气的时候,趁姥爷不注意,就用吸得滚烫的烟袋锅子在姥爷磨好的镰刀口上横着挡了一下,使锋利的刀口卷刃。再起来干时,姥爷一伸刀就知道有人在他的刀上作了手脚。脾气倔强的姥爷什么也没说,后面的人只看见姥爷割的谷垄台子一条条变成了平地,姥爷放倒的谷埔子全都带着根,但都不带土,带土打谷子时不好脱粒,还不干净。傍晚时姥爷收工了,可地里扛活的还没干完一半呐,从这以后,十里八屯都知道了姥爷的厉害,再也不敢招惹老爷了。

(yancaoye.comwww.yancaoye.com)

解放后,60多岁的姥爷在生产队当车老板子,据说,有一年冬天往粮库送公粮,通往粮库的乡道正好有一个斜坡子,雪后的乡村土路流滑铮亮,马车走到斜坡中段,辕马蹄下打滑,就坐不住鞧了,只见姥爷把屁股往车辕子旁边一靠,一大车粮食,3000多斤就稳稳当当地下了斜坡。

改革开放初期,70多岁的姥爷和鞠家油坊一个叫马明喜的农民结伴往哈尔滨倒卖鸡蛋。当时公共汽车不方便,再说也舍不得花钱坐车呀!姥爷就和马明喜挑着装得满满鸡蛋的大箩筐步行去哈尔滨。一担鸡蛋少说也有200多斤,要走两天才能到。第一天,当他们从老家河东走到现在的兰西县呼兰河口时,已经是晌午了。那时河口的山坡子还不这么缓,很陡啊!当他们爬到半山坡时,马明喜再也坚持不住了,找个平坦的地方把挑子一放,躺下就不起来了。姥爷也没办法,只好也跟着坐了下来,一边和他说话一边把手伸进衣服里面揉搓着,“我也只有这么一小粒了,本来想自己留着在关键时候吃的,现在你不行了,就先给你吃吧”!老爷把手从衣服里拿出来,两个手指头捏着一个黑黑的,高粱粒大小的一块东西递给了马明喜,马明喜咕噜一下就吞了下去,顿时来了精神,挑起挑子一气就跑到了兰西县城大车店。吃完午饭,抽了一袋烟,姥爷问马明喜:“怎么样?伙计,那块烟土劲头不小吧?还算挺纯吧?”马明喜说:“谢谢大哥啦!要是你不给我这块大烟吃,恐怕我还真坚持不到这儿啊!”姥爷哈哈大笑,“告诉你吧,那是我从身上搓下的一块汗泥啊!”(yancaoye.comwww.yancaoye.com)

    分页
  • 1

相关文章:

我省适烟土壤的类型分布和特征

十条“1916”香烟的故事

故事:他是大山深处的天之娇子,也是书记的亲自接待的状元,好不威风 ...

这个杀手不太冷 - 香烟背后的故事

这么多的老牌香烟,只要抽过的,都是有故事的人!你认得吗? ...

65元一包的中华香烟,成本到底是多少?

卖香烟的小何

胡尘人落春秋几,大漠烟销半世长

最便宜的4种香烟,价格亲民,最后一种特喜庆,你抽过吗!

云南昭通冰雹下成“雪” 烟叶打成柳丝状

姥爷的故事—烟土劲不小

友情链接